乌坎事件,镜龙战txt,正拍照尸体坐起来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
CFP供图
做记者真的是一件挺奇妙的事情。去卧底“垦荒人”的前一天,我还在办公室码字,第二天我就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保健品销售,从而开始了我的七天卧底之旅。
小时暗访 | “垦荒人”卧底记:记者七天体验做销售,高价保健品怎样卖给老人
介绍人
起初我们接到爆料,说保俶路上有一家叫“垦荒人”的店,专门卖高价保健品给老人。于是,我骑着电瓶车到那儿,隔着马路看了一上午。可是除了进进出出的老人,也没看出个所以然。
那天,眼看着已经下午了,我买了个特辣卷饼给自己提神,顺便把电瓶车开到了店门口,寻思着能偷听几句也是好的。
可能是看我穿着冰袖坐在电瓶车上、狼吞虎咽啃卷饼的样子太过接地气,门口抽烟的几个店员主动跟我搭话,“这么辛苦啊?”我一慌张,手上的卷饼不香了,嘴里还没咽下去的辣椒也被呛进了嗓子里,还没回答,就已经泪流满面。
“原来是失恋了啊。”一张纸巾递到我面前,我顺着胸口的名牌往上看,正是垦荒人的销售,后来成了我师傅的小王。
“是失业了,跟老板吵架不想干了。”我回答。
对方比我预期中热情,立马介绍我到他们这里做销售,一上来就实诚地告诉我:“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叔叔阿姨,销售的提成是靠卖店里的高端产品。”
我来了兴趣,想再继续问下去,结果人家说,“你来我们店里跟着我干,我就能好好教你了。”
我还在犹豫,可人家已经热情到让我第二天就去总部面试,还说他来做介绍人。
CFP供图
八年老客
回家苦思冥想确定了一个“面试人设”,第二天我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就过去了。
入职之前要培训三天,这其中,销售套路讲了,保健品介绍了,一开始没听出来什么,大多还是销售上的感情牌打法。不过有一点特别显眼,那就是在他们用于“引流”的店内,普通食品被包装得光鲜亮丽,更容易让人产生误会,会觉得这就是一家卖绿色食品的超市。
真正让我虎躯一震的是培训最后一天的下午。当时大屏幕上正放着团建之类的片子,一个从头到脚打扮得二十分精致的老太太闯了进来。她一上来就给我们这群新员工打鸡血,说她是八年老客,告诉我们杭州阿姨都很和善,只要多赔笑脸,一定能成功,让我们加油干。
我第一反应,这老太太百分之百是个托儿,一年不知道拿店里多少回扣。私下里问了问,结果店里的人告诉我,这人竟然只是花钱的,而不是拿钱的。
我不信。在后续的卧底中持续观察了她好几天,结果让我大为震惊——这老太太不仅把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来买,还有邀必应,只要销售向她求助,她就给人家当免费说客。
图什么?她到底图什么啊?
说实在的,我能理解把亲朋好友拉下水买保健品的那些人,因为一般的拉人头来买东西都能拿到返利,这也是买卖保健品的常规操作。但是对这个忠实的老客户,垦荒人给她的“返利”是什么?
CFP供图
后来我发现,她得到的,不过是销售的几句关心,固定地点反复的“免费旅游”,以及“福利聚会”上的水饺和鸡蛋。
培训完的第二天,我又在垦荒人组织的福利旅游上见到这位八年老客,陈阿姨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edaojz.cn/shumakeji/1104500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